中國本土電影,古代神話傳說。
曾幾何時,當這兩個詞被放在一起,尤其還用來形容一部電影。
那么它的最終宿命,只能是一部爛片。
【資料圖】
過往影片已經(jīng)讓觀眾們吃到了無數(shù)教訓。
至于后來者,也無人報以期待。
但卻偏偏有人不信邪,非要拍攝中國神話傳說電影,還一口氣將三部都給拍完。
這部電影也算是命途多舛 ,導演烏爾善多方籌資才勉強將電影拍完。
本打算在2020年就能上映,誰料遭遇不可抗力,電影也被迫積壓了三年。
三年間,電影行業(yè)形勢早已大不如前。
觀眾對爛片的包容度也變得更小,粉絲經(jīng)濟更是成了笑話。
而《封神》,從一開始就不被所有人看好。
首先,《封神演義》的故事,早有無數(shù)前人進行過各種創(chuàng)作。
影視劇更是層出不窮,一個觀眾早已爛熟于心的故事核心,無法吸引到人。
此外,觀眾們對這部電影,天然就未帶好感度。
從官方發(fā)表的片花來看,并不值得一看?!?
缺少眼前一亮的東西,甚至還引發(fā)不少人吐槽,認為又是些五毛特效。
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此前先于《封神》上映的電影,不乏佳作。
《消失的她》、《八角籠中》、《長安三萬里》等。
今年暑期檔的電影,實力都無比強勁。
面對如此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一部還積壓了三年的電影,實在前途堪憂。
萬幸,真正的金子總是會發(fā)光的。
這部電影也并未明珠蒙塵。
從上映之后,《封神》的口碑便一路高走,它用高質(zhì)量成功讓所有唱衰的人閉了嘴。
豆瓣評分7.7,預計票房估值也達到了20億。
由低到高的大逆轉(zhuǎn),片方與觀眾,都十分滿意。
7月20日上映時,與影片同期上映的喜劇《超能一家人》也在第二天隨之上映,拿下了比《封神》更多的排片率,是個不容小覷的勁敵。
可惜,不過一天后,雙方口碑就實現(xiàn)逆轉(zhuǎn)。
看完《封神》的人,乘興而來,激動而走;
看完《一家人》的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這部喜劇片,再一次欺詐了觀眾。
兩相對比之下,觀眾自然更愿意選擇有口皆碑的《封神》,很快隨著口碑的節(jié)節(jié)攀升。
各大自媒體的自發(fā)安利, 《封神》的票房也走上了正軌,形勢一片大好。
僅僅三天,電影便轉(zhuǎn)危為安,從“ICU”中康復。
片方也沒閑著,鉚足了勁開始宣傳,發(fā)布了更多彩蛋。
同時,也讓更多觀眾無比期待,后續(xù)的兩部電影。
劇情改編巧妙
電影口碑逆轉(zhuǎn)的一個重要原因, 便是主創(chuàng)團隊在劇情上的修改。
沒有完全遵照原著《封神演義》的劇情。
反而和真實的商朝歷史結(jié)合,塑造了一個別致的全新的封神世界。
所有的人物并非絕對善惡,尤其是一切的開端。
那位末代君主,紂王,也 并非是臉譜化的反派,是純粹的無腦惡。
他有頭腦,有野心,所做之事大多出于政治考量。
為了鞏固皇權(quán),即便是殘害忠良他也不在意。
過往的作品中,紂王是個只會飲酒作樂,耽于美色的愚蠢的人。
盡管他犯下了眾多錯事,誅殺大臣、謀害后妃、苛待百姓。
但罪魁禍首,都是那位狐媚人心的妲己。
因為偏寵妲己,所以任由她施為,任由她隨心所欲。
酒與色,成為了紂王撕不掉的標簽。
世人似乎都喜歡,把所有的罪責都推給妲己。
因為她是魅惑人的狐妖,是帶著女媧的使命前來顛覆商朝的,所以她便成為了原罪。
但在這部電影中, 紂王是位有思想的君主,狐妖或許也魅惑了他。
但他做出的一切,不過是遵從了自己的欲望。
這樣的改編,讓紂王這個人物一下就立了起來,也讓觀眾更能代入。
同樣有了新意的劇本,才能更吸引觀眾。、
特效出色
電影的另一個優(yōu)點,便是 出色的特效。
作為奇幻類電影,特效決定了它的上限,也決定了觀眾是否會買賬。
電影采用國際化團隊,同《流浪地球》一樣,把工業(yè)化運用到了后期制作中。
服化道的精美以及出色的特效 ,才讓觀眾們愿意繼續(xù)看下去。
從對主創(chuàng)團隊的采訪中可知,電影從2014年便開始籌備,四年準備時間。
在18年開機,用了近十年時間才和觀眾見面。
十年的等待,十年的苦熬。
萬幸8、9年前的劇本內(nèi)容沒有過時。
5、6年前的服化道與選角也沒出問題。
沒有演員塌房導致影片重剪。
一部足夠幸運卻也不幸的電影,希望它能回本。
希望后續(xù)的二三部,還能再和觀眾們見面。
這樣一部好電影,它值得被大眾看到!
——完——